客家族群遷徙頻繁,人們工作艱苦,糧食長期不足,「鹹」、「肥」、「香」是構成客家美食風味的重要元素。菜肴中注重多鹽多油,是為了補充辛勤勞動後流失的鹽分和油脂。由於地理環境影響,客家人還會利用山林中的自然材料能製作出大量佐料,如破布子、樹豆、桔醬等。這些佐料擁有濃鬱的香氣,拌入菜肴中能促進食慾,既能維持體力同時亦節約經濟成本。此外,客家人善用柴木烹調也令食物更有火候。這些形成特點反映客家人勤儉節約、艱苦努力的傳統美德。
客家人傳統以務農為主,勞動工作令體力消耗比較大,需要進食高熱量食物補充體力。 烹調客家炆豬肉要「迫」出豬肉內的油脂,再以南乳及蒜頭作為配料,讓豬肉充分吸收配料的香味,豬肉要入味,要腍而不散、有肉汁,不能有嚡口的感覺,皮和肥肉還要帶點爽口,汁底不能有油膩感,更要有香濃的南乳麵醬味但不能過鹹,還要鹹中有甜(是肉甜也要醬甜),方能突顯客家炆豬肉的神粹!
據傳有位客家婦女爲了一個缺乏營養的小孩,把雞用鹽醃制,再用紙包好放入炒熱的鹽,然後用砂煲煨熟。這個小孩後來因為吃了這道鹽焗雞而恢復健康,並且高中狀元。後來這道菜肴成為了每一位客家婦女的拿手好菜。
而在遷徙過程中,客家人不便攜帶活禽,宰殺後放入鹽包之中保存,在食用上更方便快捷。鹽焗雞就是客家人運用智慧製作的特色菜肴。獨特的做法令其皮爽肉滑,骨香味濃,若伴以沙薑油鹽,風味更佳。
經過廚師的改良後,創造出一系列的鹽焗食品,如鹽焗鳳(鴨)爪、鹽焗豬肚、鹽焗水魚等。
由於遷入嶺南地區後無麥用以包餃子,客家人想到了釀豆腐的做法。
「釀」有「植入餡料」之意,不同餡料和烹調手法都使「釀豆腐」味道有很大差別。餡料以肉為主,可選羊肉、豬肉、魚肉等,也可釀入香菇,加入鹽、胡椒粉、醬油等佐料調味,然後用煎、燜、煲、炸或蒸等不同方法烹調。
客家人在清明時節採摘野艾草製作成糍,這種小吃有著艾草的獨特芳香,成本低,但製作費事,客家人往往喜愛大量製作,完成後送與親朋好友,增進彼此的和諧關係,體現了濃厚的客家溫情。
煮熟的芋頭和粉一同搓勻後製作出一粒粒的算盤子式樣,可加入個人喜愛的蔬菜煮熱後食用。這道菜口感爽滑,也可作主食。算盤子有著珠圓玉潤的外表,也有著團團圓圓的意義,同時也代表著客家人對未來精打細算的期盼象徵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