×
客家名城
梅州:世界客都

梅州地處閩、粵、贛三省交界處,總面積15899.62平方公里,總人口約500萬,其中客家人佔97%以上。梅州是「八山一水一分田」的山區市。這裡嶺穀相間,千米以上高峰有銅鼓嶂、項山甑、鳳凰髻、銀窿頂、七目嶂、陰那山五指峰、明山嶂、鴻圖嶂、西岩山、皇佑筆等;山脈中夾著興甯、梅江、蕉嶺、湯坑、水寨等盆地,這些盆地是梅州重要的農業基地、經濟政治文化中心和人口聚居地。這裡水資源豐富,韓江、梅江、汀江及其支流穿行其間,孕育了燦爛輝煌的客家文化、養育了勤勞勇敢的客家人民。全長307公里的梅江是梅州的母親河,她起源於陸豐與紫金交界的烏突山七星崠……

梅州名片——世界客都;中國歷史文化名城;中國優秀旅遊城市;文化之鄉、華僑之鄉、足球之鄉;中國金柚之鄉;中國客家菜之鄉;中國民間(山歌)藝術之鄉;中國單叢茶之鄉。

惠州:惠客之州

惠州位於廣東省東南部、珠江三角洲東北端,南臨南海大亞灣,毗鄰香港、廣州、深圳。全市陸地面積1.12萬平方公里,佔珠江三角洲經濟區面積的1/4。擁有海域面積4500多平方公里,海岸線長223.6公里,是廣東的海洋大市之一。現有常住人口392萬人。惠州是客家人主要的集中居住地,惠州客家人是在東江流域包括客家先民、客家人和客家後裔生活的族群,是客家民系中的一個地域群體。

惠州是一座歷史文化名城,已有2200多年的歷史,一直是東江流域政治、經濟、文化、交通中心。蘇東坡等480多位歷史名人結緣惠州,近代史上湧現了廖仲愷、鄧演達、葉挺、曾生等一批民主志士和革命家,孕育了璀璨的東江、東坡、東征、東縱文化。有「半城山色半城湖」的美稱,國家級、省級風景名勝及自然保護區6處。森林覆蓋率達59.2%,城區人均綠化面積已達11.92平方米。先後被評為「中國優秀旅遊城市」、「國家衛生城市」、「國家園林城市」、「國家環保模範城市」、「全國科技進步先進市」和「中國人居環境範例獎」。2006年,惠州政府服務效率被世界銀行評為全國第一。2009年1月以全國地級市總分第一名榮獲「全國文明城市」稱號。

惠州名片——世界最大的電池和鐳射光頭生產基地之一,亞洲最大的電話機、電腦主板生產基地,以及中國最大的電視機、汽車音響、高級電工產品、照相機生產基地之一。

河源:客家古邑

河源市位於中國廣東省東北部,東江中上游,東部與廣東省梅州市、汕尾市交界,南部與惠州市毗鄰,西部與韶關市接壤,北部與江西省相連,是為「南接珠三角、北連大內陸」的粵東北交通樞紐。是經國務院1988年批准設立的廣東省地級市之一。河源市為嶺南文化的發祥地之一、客家先民的始源地,而水面面積達370平方公里的萬綠湖位於境內,故被譽為「客家古邑•萬綠河源」。

河源市總面積15642平方公里,2009年末常住人口295.35萬。河源縣自483年至西元1987年的一千五百零四年間,雖縣屬區域多變,但建置未廢,縣治、縣名從未變更。在河源縣的建制沿革歷史上,對後來相對獨立而又密切相關的三大塊地區,即今惠州、梅州、河源三市版圖格局的形成起着重要作用。1988年1月7日,中國國務院批准撤銷河源縣,設立河源市,轄源城區、郊區、龍川縣、紫金縣、連平縣、和平縣。1993年11月8日,中國國務院批准撤銷河源市郊區,改設東源縣。

從1996年起該地發掘恐龍蛋化石1萬餘枚、8具恐龍骨骼化石和168個恐龍腳印化石。2005年4月10日,正式獲得中國地質調查局地層與古生物研究中心授予「中華恐龍之鄉」稱號河源市位於廣東省東北部,珠江三角洲東北方。由於河源市處於粵東北山區與珠江三角洲平原地區的結合部,對珠三角地區與粵北山區、贛南閩西地區的聯繫起着重要交通樞紐作用。華南地區最大的水庫——新豐江水庫(又稱萬綠湖)在其境內,素有「粵東寶庫」之稱。萬綠湖水質一直保持在國家地表水Ⅰ類標準,是為河源市區居民的飲用水源。